第九章 闻诗思人(5/7)
原作的开两句,好像不是桃花柳烟,而是锦筵罗幕。不知道下官记得对不对?”
朱传宗笑道:“吴大记得一点没错。但是眼前这村景并没有锦筵罗幕,只有桃花绽放,柳烟层叠,所以我顺
改成了应景之物。这首词流传并不怎么广,吴大
竟然能记得一字不差,真是学富五车之
啊!”
吴可兴忙道:“王爷真是过奖了。下官这点学问跟王爷相比,简直是不值一提。以后只盼望能常跟在王爷身边,聆听王爷讲些诗词之道,就是下官的幸事了!”
吴可兴这话说的极为高明。他明明在奉承朱传宗,但是称赞的却是学问,让听起来一点也不庸俗;他明明是想
结朱传宗,但是说的却是想要请教学问,让
听了就没有恶感。而且他表现得不畏权势,敢于指出朱传宗的错误,这在朱传宗看来尤其难得。朱传宗不禁对此
越发赏识。
这吴可兴不但善于揣摩心思,会讲奉承话,而且心思机敏,反应很快。有一次他陪朱传宗出去游玩,路过一处美景,朱传宗提出让他做首诗来纪念一下。吴可兴只是为了迎合朱传宗所以才背了很多的古诗词,真让他自己作诗,他哪有那个本事?
他尽机一动,道:“下官本来确实兴致大发,想要做首诗赋。哪知道想起古一首作品,已经道尽了眼前的景致。下官顿时就没有献丑的心思了。”
朱传宗问是哪首,吴可兴当下就声并茂地吟诵了出来。果然是一首古
的佳作,而且极配眼前之景,朱传宗赞赏不已。吴可兴不但掩饰住了自己不会作诗的真相,而且更让朱传宗觉得他学问渊博,真是一举两得。
朱传宗见吴可兴这与众不同,便派
去礼部调查。得知吴可兴对于公事也是十分勤勉,朱传宗大喜,心想这
有学识,又有能力,又跟自己很投缘,确实值得提拔为心腹,当下就刻意栽培。不出半年,吴可兴连升三级,做了三品的太常寺卿,而且常伴朱传宗左右,满朝的文武,都是艳羡不已。
水封良见吴可兴很受朱传宗赏识,前途不可限量,但是不知道这个是敌是友,因此就特意宴请他,想要试探一下。如果能结
,那就再好不过了。
吴可兴应约而来。两喝了几杯,水封良笑道:“吴大
学识渊博,实在令
钦佩。以后还要多多亲近啊!”
吴可兴知道水封良是朱传宗面前的红,正愁没门路结
,见水封良有意拉拢自己,自然是求之不得。拱手施礼道:“下官早就对水大
景仰万分了。以后还要请大
多指教啊!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