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九章(1/4)
不知道大觉寺的得名是否可以跟“大梦方觉晓”关联起来,反正当我踏这片地界的那一刻起,便能感觉到高远宁静的空气中隐约弥漫着清香,水云最
处的一份安详,未近其身先净我心,仿佛一切尘埃都无形中涤
殆尽。
曾荃也感染了这阵子与世隔绝的气氛,伸了个懒腰,长舒一气说道:“偷得浮生半
闲,俞悦,你也不要去穷究那些玄奥的天道
回,还是老话说得好,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
茅大师双眼一阖,说:“这话就接近正道,其实从大局上说是天道有常,但其中又蕴含无穷动因,与的作用
互衍变,形成一时一世的小格局。凡
只知道听天由命,豪杰则是尽
事博天命,所以世上
等,哪怕同年同月同
生长于同一地区,最后命运却殊然不同。”
茶院老板嘿嘿一笑,自我解嘲似的看着邹区长说道:“这话就是调侃你我俩个了,从小光一起长大,如今一个指点江山一个还在卖书卖茶。”
原来他俩本是一个部队机关大院的子弟,从小学一起厮混到高中,结果考大学时一个上了清华,一个上了北大。
有一年假期两结伴出游,南下
圳时,偶然遇到一个香港命相师,那
先对清华的学生娃说:“你有贵相,当走仕途,如果跟对
,前程未可限量。”
转过又对北大学生说“你呢,将一直穷困潦倒,直到三十岁……”
他听了眼睛一亮,心想有转机,于是问:“然后呢?”
相师淡然地回答:“然后你就习惯这样的生活了……”
往下的发展就是分野。上清华的毕业后分配到海淀区政府,从办事员开始,到中关村高新科技产业园区主任助理一步一步往上爬升,修桥造路,招商引资,兴学办厂,造福一方,政绩不敢说光辉,政绩工程却斐然,终于顺风顺水地官至京畿的大区行政首长。
上北大的毕业后先是在海淀区文化馆诗词歌赋吟风弄月一通,慢慢身边的文学青年们陆续投奔大款和海
英的怀抱,于是他也终于按捺不住寂寞,辞职下海开书店、茶馆,不论大小名片上总也印上了董事长的
衔儿。
自打曾荃的华驰集团悄然成型,刺激着茶院老板跃跃欲试进军地产领域,但他自忖势力不济,初期必须依凭大树,于是可劲儿撮合邹区长跟曾荃的合作,吃水不忘挖井,更何况有些分钱分利的事
有他居间反而安全稳妥。
茶院老板兴致勃勃谈起他的宏愿,要在海淀温泉镇一带打造一个生态休闲旅游度假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