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九章 积极性(1/4)

荆楚流民定湖省,引发全省惊惧后,却出意料的停在了孔雀峡,并没有进一步的举动。

叶行远通过驿站将消息传回江州城时,布政使衙门中一片欢腾,寝食不安的潘大难得露出了笑容。暗叹自己有识之明,亏得自己力排众议,对叶行远委以重任,这才暂时稳住了局面,如今起码可以从容设法,不至于焦烂额无处下手了。

到了会商时候,一众幕僚七嘴八舌,有道:“果然大福德,流民敬畏,不敢造次。”

又有说,“这些流民不过是色厉内荏外强中之辈,多亏了大沉得住气,以静制动,这才能够震住这些刁民。”

有了立刻赞同并拍马,“大以不变应万变,有宰相胸怀。如今局势已定,民众心平静,正该趁热打铁采取下一步应对手段。”

潘大与金师爷对视一眼,心中都在吐槽。他们当然知道流民停在孔雀峡,未曾前行,那是叶行远的功劳。要不是他与唐师偃两,安抚流民,一旦流民出了孔雀峡,就如猛虎出柙,再也无能够控制住局势。

幸好这些幕僚当初都闪了,现在也没法子争功,只能一味拍马,否则的话只怕还要吵得不可开。如今他们也就当不知道叶行远奉命前往流民营,言语之中根本不提。

潘大清了清喉咙,示意肃静,等众都闭嘴之后,这才开道:“如今得叶公子和唐先生前往孔雀峡,劝阻了流民,接下来本官就该有所行动了。

叶公子出发之前,曾经与本官商量过,要以工代赈之法暂时养活这一批流民,并让流民不至于无所事事。至于钱粮,通过大户募捐来解决,诸位以为如何?”

虽然潘大对这群有功则揽有过则诿的幕僚们失望了,但形式还是要走一走的,毕竟他是“礼贤下士”

“兼听则明”的一省布政使,一些过场也没必要省去。

“此事万万不可!”潘大话音刚落,立刻就有反驳,“若是以工代赈,岂不是让这群流民硬是留在了定湖省中?依在下之见,既然流民肯听话,就该支应他们部分粮食,让他们南下才是!”

这提议一出,立刻就迎来一片支持之声,“不错!以工代赈耗费极大,要大户们募捐,他们哪里肯出那么许多?这劳民伤财之事,万万不能听黄孺子之言!”

流民会不会听从指挥,掉往南走,这些幕僚们毫不在乎。他们在意的是以工代赈,找大户募捐这个主意是叶行远想出来的,这方案必然会受到许多阻碍,难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